耐火材料工业与高温工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围绕宝钢建设和十三套合成胺项目、大型水泥回转窑及浮法玻璃生产线等大型引进项目所需耐火材料,企业与业内科研院校科技密切合作,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开发了特种功能型耐火材料及含碳、不定形、低蠕变等系列产品,使耐火材料国产化基本不再进口。90年代以后,随着钢铁、建材、有色等高温工业快速发展,耐火材料研制生产了铝碳、镁碳、镁铬及氧化物与非氧化物结合的系列新型功能产品,明显提高了大型高炉、炼钢转炉、水泥回转窑、玻璃窑、铝熔炼炉的寿命,炼钢节能型的连浇连铸新技术得以实现,满足了高温工业的需要。新世纪开始,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新技术日新月异,耐火材料依靠自主创新,研制生产了各类新产品,满足了高温工业新技术的需要,使我国钢铁冶金、有色炼铝、建材技术装备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如赛隆结合刚玉产品,成功应用于宝钢COREX——C3000装置。溅渣护炉技术应用,使转炉炉龄世界记录不断刷新,达25000炉以上。高强特种水泥用倒流槽,使火箭成功发射。高温工业新技术的实施应用,离不开耐火材料,特殊功能、新型耐火材料属于高科技新材料领域,
河南耐火材料随着高温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产量大幅度增加,2000年至今,产量已经翻了五倍多。2008年河南省耐火原材料生产总量2307万吨,其中耐火原料总量约1020万吨;耐火材料制品总量1287万吨。河南省耐火原材料现有企业1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20家。从业人员总数21万人。部分企业随高温工业新技术发展,主要生产特殊功能耐火材料,属新材料技术领域,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主要集中在郑州地区的新密市378家,巩义市370家,登封市74家,洛阳市区31家,偃师68家,伊川75家,新安27家,其它企业主要分布在焦作、新乡、濮阳、三门峡、济源、平顶山、南阳等地。河南耐火材料工业的迅速发展除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外,主要得益于丰富的铝土矿等天然耐火原料资源,白刚玉、棕刚玉、高铝水泥、莫来石、铝镁尖晶石、铝微粉等电熔、烧结类深加工原料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为河南耐火材料工业奠定了基础;同时得益于政府政策指导和项目的支持,前些年培育了4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引领了河南耐火材料品种结构的调整;也得益于业内科研院所多年对企业发展的技术支持,为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金融危机对耐火材料的影响较大,去年九月下旬开始,由于全国的钢铁、建材、有色等高温工业的限产、停产,产能下降,导致河南耐火原材料的企业产能全部下降,产能下降50%的企业约占一半以上,部分企业停产,减员下岗达7万人以上,其中:新密市2.5万人;巩义市1.8万人;登封市0.8万人,其它地市2.6万人。12月份,政府政策引导和经济政策拉动措施,企业坚定信心,开展员工培训,主要围绕建材水泥等市场旺盛,及时调整结构,部分满负荷生产,部分下岗员工重新上岗。新年开始,恢复上岗员工约4万人,目前,仍有3万余名员工在下岗,对社会安定十分不利。河南耐火材料的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今后发展需要整合重组。
耐火材料年出口品种也在明显变化。在河南,从2000年开始,耐火原料出口从原来的单一的高铝矾土到棕刚玉、白刚玉、铝镁尖晶石、莫来石、兰晶石、矾土水泥等高档次品质系列,耐火制品出口也从普通的高铝砖、粘土砖、硅砖等产品,提升到供应成套焦炉硅砖、优质碳化硅砖、功能材料等高档次产品。
耐火材料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部分企业生产的特殊功能、新型耐火材料又属于高科技新材料领域,为高新技术企业。耐火材料的装备水平近些年已经有明显的提升,加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很多耐火材料产品完全可以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为解决员工就业和社会安定,建议政府给鼓励政策,依靠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恢复耐火材料原出口退税政策,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殊功能、新型耐火材料调高出口退税率,鼓励耐火材料出口。